本文作者:admin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书(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admin 2021-03-16 47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书(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摘要: 七年级数学参考书哪本更好些?我觉得你列出来的书里还是五加三比较好,题的难度适中,题型也较好,而且量也适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历史、地理、生物配套教辅材料和练习教材1+1很好啦是教辅每...

  

七年级数学参考书哪本更好些?

  我觉得你列出来的书里还是五加三比较好,题的难度适中,题型也较好,而且量也适中.

  

七年级上册数学、历史、地理、生物 配套教辅材料和练习

  教材1+1 很好啦 是教辅 每一节后面有题 也有一些例题

  语文可以用三点一测

  数学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买竞赛书 比如奥林匹克竞赛 或竞赛培优(有点记不到是培优竞赛还是竞赛培优了)

  最好不要买单独的习题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试题最好选哪本书?

  楼上说的都不错

  《经典.学习频道》

  《经典.题组训练》

  经典解说:立体解说知识的内涵,外延,来由

  经典解惑:实例解释知识的本质.应用的方法

  经典解题:纵深解读做题的思路,规律,策略

  另外还有《教材知识详解》

  全新的学习互动

  全新的学习方式

  全新的学习资源

  《资料包》

  包括:知识库 题库 学习库 科技库 实验室

  让学习焕然一新 让思路豁然开让

  不过,还得根据你的不足,选取相对应的教材!

  

七年级上册有什么科目,还有,教辅书哪些最好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倍速学习法也不错

  我刚中考完,我觉得作文就买本《中考特快》吧

  里面是中考各省的满分作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木子德舟

  [大师] 【七年级上册】 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书(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szxmzwx.com/zcc/11446.html发布于 2021-03-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章成成文学网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