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对话作文1000字(我与苏轼相遇作文800字)](http://www.szxmzwx.com/zb_users/upload/2021/02/202102101612958068900712.jpg)
"走近苏轼"1000字作文高二语文
碌碌一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候学习的大师手笔.儿时的我们难于理解诗
的真谛.但是,当我们步入而立之年再读这首诗,似乎还不大懂.如今才明白这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解读,去品味的.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呀.之
后的初中时代,苏东坡的诗文好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直到师范课堂,我们才从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澎湃声中又一次聆听到了大师那响彻天宇的豪迈之声.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191佳话.
喜
欢东坡,喜欢他的诗文,世间再渺小之物,他都能慷慨成词,令我辈读来颇有几多情怀.当我们面对新
月,会感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当我们享受春
光,能感受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意境;当我们人生际遇无常,会暗自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我们能从痛苦中涅槃,也不由
得自我安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喜欢东坡,喜欢他桀骜不羁的性格.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再遭贬,都能处之坦然,一笑而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何等的乐观和潇洒.
喜
欢东坡,喜欢他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传说宋仁宗景佑三年的一天,四川眉山原本郁郁葱葱、
百草丰茂的彭老山,忽然草木凋零,树木枯萎.更奇怪的是,六十多年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某一天,荒芜多年的彭老山又重放光彩,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究竟
为何?据当地人说,宋仁宗景佑三年,苏东坡诞生,彭老山的钟灵毓秀全部集中到东坡身上.而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东坡在常州去世,这些钟灵毓秀又回到了彭老
山上.
传说终归传说,我们倒宁愿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是真实的故事.从今天,就让我们慢慢走近大师,去真实的感受大师.大师身上,也许有我们几辈子都学不完的.
关于苏轼的作文
我读苏轼
幼时的我,读苏轼的《题西林壁》,熟读成诵,其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信手拈来,但对个中精深的哲理却并不深谙,只是读出了庐山的奇异,庐山的多姿.
童年的我,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了解了原来诗竟可以神奇地将画这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精要地再现了惠崇这位宋初著名僧人的画作之形象,而且还不为原画所囿,表现了画笔难以表达的感觉和事物,使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和蓬勃生机,将画意与诗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少年的我,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读明白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绝色佳人喻绝佳胜景的绝妙之笔,反复吟哦,暗自佩服叫好.
后来的我,读《江城子》,读苏轼与妻子伉俪情深;读《水调歌头》,读苏轼对弟弟深挚的同胞情谊,以及超然达观的襟怀;读《念奴娇》,读苏轼豪放词的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境界雄阔.
直到现在,我开始读懂苏轼了,读懂了他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物与我皆无尽"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读懂了他戏谑自己的学生秦观"小人繁须也"的诙谐幽默……
这就是苏轼———北宋文坛上的领袖人物,一位才华横溢、为世人所敬仰、为后人所钦佩的一代文豪.他的名、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境界一定会被人们所铭记,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假如你时空穿越碰到苏轼与他对话"怎么写?(100字左右)
我:苏轼先生
你好!
我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我叫xx,是一名x年级的学生,我xx学校读书.
苏轼: 你好!xx,我叫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人.
我:苏轼先生,我很喜欢你的诗,尤其是《水调歌头》
苏轼:是吗?
我:是的,你的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词开豪放一派.
………哇哦,我得走了,苏轼先生,再见!
苏轼:再见小朋友!
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