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19课赵州桥第3自然段概括了赵州桥什么的特点
赵州桥的特点:坚固,美观,历史很长.
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三年级上册19课赵周桥),写一写"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宁大附中,坐落在银川市宁夏大学的西边,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教育风范及先进设备的中级院校.e4b893e5b19e其历史悠久,建于1958年.当时这里只设有初中部,学生不过几百人.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发展、创新,这里又开设了高中部,学生人数也由原来的几百人,扩增到如今的2000多人.
宁大附中拥有着人数众多的学生,也不乏丰富的教师资源.学校初建成时,教师人数寥寥无几,教学质量也不过中下层次.而现在,教师人数已经发展到了近200人,教学质量也提高到了中上层次.
附中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其环境资源也不容小觑.南北两幢高耸的教学楼,间着大203场.足球场和篮球场也都包括在内.大203场是在校学生最大的娱乐场所.在这里,学生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嬉戏、玩耍、锻炼.
热闹的大203场旁边,是幽静的林荫道,极适合读书、谈心或散步.夏天,它巨大的绿荫带给学生以凉爽;秋天,它缤纷的落叶给学生以灵感,激发他们诗文写作的兴趣;冬天,它堆满的积雪给学生以快乐,他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那春天呢?其实,校园里永远都是"春天",不论是林荫道、大203场还是教学楼,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聚集学生的地方当然不止以上介绍的几处,会议室也常召开年级会议或举行比赛,自然少不了学生的参与.会议是室位于林荫道南侧的尽头,不举行集会或比赛的时候,它也算是个体育锻炼室,里面放置了许多体育器械
,是继大203场后又一个供全校师生进行锻炼的场所.
说到这里,宁大附中还有些地方我没介绍,希望未来过的读者有机会来宁大附中参观.
三年级下册十一课赵州桥这篇课文的主题归纳是什么?
赵州桥 知识点整理
多音字 zhǎo 爪牙 张牙舞爪 héng 横线 横跨
爪 横
zhuǎ 爪子 hèng 耍横 横财
重点句
1. 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是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概括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是本文的过渡句,既总结了上文介绍的"坚固",又引出了下文所要描述的"美观".)
3.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117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真像活了一样"表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
课文结构
地理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等(1)
赵州桥 坚固、美观(2、3)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历史价值(4)
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写法
1. 课文第2、3自然段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使事物的特点更加形象鲜明.
2. 使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紧凑衔接,自然.
示例: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拓展积累
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部分":
1. 北京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承德避暑山庄(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苏州古典园林(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颐和园(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十一课赵州桥这个课文的字据中心句是什么?
《赵州桥》课文中心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篇课文描写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天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117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段意,赵州桥,段意,一到几个自然段的段意?
《赵州桥》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名字、建造年代和设计者:第二部分为第二三两段,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第三部分为第四段,总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展现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作者对赵州桥这座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