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句子表达效果的四种角度(赏析角度有哪几种)

admin 2021-03-07 238
句子表达效果的四种角度(赏析角度有哪几种)摘要: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重要词语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凸显其含义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性词语,就等于...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重要词语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凸显

句子表达效果的四种角度(赏析角度有哪几种)

其含义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性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义(信息)较难理解(提取)的句子.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就可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针对在文中其结构作用的句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须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相关要点.4、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针对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句的真正目的.

  

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

  1. 修辞的作用

  2. 分析语言特点

  3.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4. 结构方面的作用

  5. 分析句式特点

  1. 修辞的作用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2. 分析语言特点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强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如例句中运用拟人的修辞,使语言形象生动具体,体现了腊梅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下所表现的坚韧、顽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3.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

  4. 分析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怎样分析、解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指的是句子表达的优点、特色、作用等.能准确地分析、解答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同学们掌握好分析、解答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反应一个人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句子的表达效果通常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提问的方式有:(1)某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试分析某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某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优点(好处)?(4)某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作用?(5)某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对同一个句子来说,尽管提问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分析、解答的思路、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对于不同的句子来说,因为语境、内容、写法、句式、语言风格等的不同,表达的效果自然不同.但是,分析、解答句子的表达效果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首先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体、语境、内容、写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等读懂句子的意思,从中找出能突破该句子表达效果的切入点,然后分析、解答.那么,究竟怎样找切入点,呢?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

  先写出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再根据原文写出句子更深一层的含义,比如说一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可以说,这样的描写把......的美(或者其他什么的,就是这样东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分析句子、段落、作用的答题格式有哪些?

  一、分析句子答题格式

  (1)从句式入手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3.反问句,加强语气

  4.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2)、从修辞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用词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

  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

  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

  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二、分析段落答题格式

  (1)开头语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点名时间、地点,点明题旨(内容-主旨);

  2.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内容)

  3.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

  (2)结尾语段的作用

  1.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内容)

  2.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

  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有这样作用的段落,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

  4.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

  (3)中间语段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结构)

  要求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领起后文;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

  2.衬托,对比,铺垫;(表达)

  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烘托、铺垫;如果描述的次要物象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对比

  3.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三、分析作用答题格式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8.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m.szxmzwx.com/zcc/1474.html发布于 2021-03-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章成成文学网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